獲獎成果可認定學分免修課程!順職院的好做法成為省級典型
今天,我們來了解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
關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評價改革的創新與實踐吧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倡導的教育評價是以人為出發點進行的綜合素質評價和促進個體和諧發展的發展性評價,其重要特點是關注過程性評價,要求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方式互動化、評價內容多樣化。
總體思路
為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非常重視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教育,結合地方和學校實際,制定了學分認定和替換管理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所有全日制學生,根據其在校(籍)期間開展的各類活動和取得的各類成果獎項,可申請學分認定,用于免修課程或置換不及格課程學分,每年集中2次(一般為9月份和3月份)組織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學分和素質學分進行審核認定,每年5月份單獨受理當年畢業班的學分認定。學分認定與替換的原則為科技創新學分只能替換相關的專業課程,創新創業學分只可替換相關的公共課和專業課,綜合素質學分只可替換相關的公共課程。被替換的專業課程學分不得超過專業課程總學分的20%,被替換的公共課程學分不得超過公共課程總學分數的25%。
組織保障
學校建立了“學?!墝W院”管理機制,成立了“大學生學分認定和替換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總體方案制定及學分認定終審工作,同時成立“大學生學分認定和替換工作小組”,負責創新創業學分和綜合素質學分認定、資料匯總等工作。每年定期向學生公示認定結果,接受監督,保證學分認定與替換工作公平、公正、公開。
學分認定和替換程序規范
科技創新學分、創新創業學分和綜合素質學分參與學分認定和替換。
科技創新學分: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的調研、實驗、整理等,獨立發表或參與公開發表論文或取得專利、著作版權等知識產權而取得的學分。
創新創業學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而取得的學分。
綜合素質學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文體活動或實踐活動并取得一定成績所獲取的學分。具體包括文化美育活動模塊、體育活動模塊和實踐活動模塊。
*文化美育活動模塊包括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文化活動,如演講、辯論、音樂、書法、攝影等;體育活動模塊包括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體育比賽活動;實踐活動模塊包括學生參與的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勤工助學等。
案例成果展示
經過4年多的實踐,通過開展學分認定和替換,帶動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已初見成效。2018-2020年共有530名學生參與學分認定與替換,涉及41個專業,在科技創新、創新創業、文化活動美育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優異成績。
01、科技創新模塊
學生鄧韻貞、蘇志炎參與彭鶯、吳治將老師負責的技術研發項目,并成功申請了《一種節能電梯用按鍵》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學生陳挺參與莊少彬、劉錦鑫老師負責的技術改造項目,并成功申請了《一種可調節出水量角度水龍頭》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02、創新創業模塊
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榮獲多項國家級、省級獎項。
《趣玩非遺-非遺文化活化應用的教育傳承者》獲第九屆“贏在廣州”暨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項目創新獎、第十五屆全國高等職業院?!鞍l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
《搞搞鎮——鄉鎮產業地標品牌建設賦能者》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職教賽道決賽銀獎、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蠔門盛事——國內領先的工廠化生蠔善養凈化技術》獲“創青春”廣東青年文化和旅游創新創業大賽“城市文旅組二等獎、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職教賽道決賽銀獎;
《云暖民心、智惠萬家》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職教賽道決賽銀獎;
《納米流體半導體冰箱》獲第十五屆全國高等職業院?!鞍l明杯”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03、文化美育活動模塊
學校一方面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整合現有文化素質教育資源,優化課程設置,建設和完善德育與美育等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規定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選修學分;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第二課堂的優勢,把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職業技能培訓等內容納入大學生文化素質拓展教育規劃,規定每個學生選修第二課堂學分值,形成與第一課堂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的第二課堂活動管理機制。
從2018年至今,學生參與合唱、朗誦、經典誦讀、聲樂器樂等藝術表演類比賽獲得多項省、市級獎項。人文學院和文化素質教育中心申報的《大力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構建“四位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推進機制——高校公共藝術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獲廣東省教育廳頒發的“高校美育改革創新優秀案例三等獎”。今年學校還入選了廣東省“美育浸潤行動計劃”高校。
效果亮點
通過實施學分認定和替換管理辦法,強化了多元評價、過程評價、以人為本綜合素質評價,對每一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僅憑成績好壞,更注重學生和諧發展、全面發展。通過評價方式改革,學校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人才。

日前,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對課外體育培訓中的場地設施、課程、從業人員、內部管理、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兑幏丁返木唧w內容,隨小編一起來看~
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關于促進和規范社會體育俱樂部發展的意見》等文件要求,深化體教融合,進一步完善課外體育培訓治理,促進體育培訓市場形成良好生態、健康有序發展,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制定《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第一章 總體要求
第一條 課外體育培訓是指,以傳授和提升某種體育技能為目的,面向7—18歲兒童青少年開展的課外體育指導、培養和訓練活動。課外體育培訓主體包括: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培訓機構、體育運動學校、學校體育社團等。
面向4—6歲學齡前兒童的體育培訓行為參照執行本《規范》要求。
第二條 課外體育培訓應貫徹黨的教育、體育方針,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體育精神,防止外來文化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
第三條 組織課外體育培訓活動應考慮不同體育項目特點,遵循不同年齡段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
第四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有多個培訓場所的,每個場所均應符合本《規范》要求。
第二章 場地設施要求
第五條 用于開展課外體育培訓的體育場地應符合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的相關規則,培訓場地和設施符合安全、質檢、消防、衛生、環保等標準;體育器材應符合國家相關產品標準。開展高危體育項目的課外體育培訓,體育場地應符合國家規定的開放條件與技術要求,相關體育設施符合國家標準。室內場地應在主要位置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第六條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培訓機構、體育運動學校開展課外體育培訓,棋牌類體育項目每班次培訓的人均培訓面積不小于3m2,其他體育項目每班次培訓的人均培訓面積不小于5m2(人均培訓面積=培訓場地總面積/同一時間場上學員人數,其中培訓場地總面積指用于培訓的場地面積,不包括配套服務場所面積)。
第七條 中小學校在完成教學計劃后,應因地制宜將體育場地設施向兒童青少年開放,可組織學校體育社團或遴選符合條件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培訓機構等為學生提供課外體育培訓服務。
第八條 使用室內場地的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定期對場地進行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無異味。
第三章 課程要求
第九條 課外體育培訓的課程應與培訓對象的年齡、身體狀況、運動能力等相匹配,具備科學、完整的課程體系和內容,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運動傷害。
第十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配備與自身規模適應數量的執教人員,按照體育項目特點和培訓規??刂茖W員與執教人員配比。原則上每班次培訓的學員人數不超過35人,超過10名學員的培訓應至少配有2名執教人員。
第十一條 中小學校應充分調動體育教師、專兼職教練員主觀能動性,自主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課外體育培訓內容,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赏ㄟ^采購服務等方式引入校外專業人員補充師資力量。
第四章 從業人員要求
第十二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的執教人員應持有以下至少一種證書:1.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2.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3.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頒發的體育技能等級證書;4.體育教師資格證書;5.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的人才評價機構頒發的體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6.經省級(含)以上體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相關證書。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可聘請持技術等級證書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體育志愿服務。開展高危體育項目的課外體育培訓,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國家規定的職業資格。聘用外籍執教人員的,應符合相關法律規定并做好外籍執教人員持有資質證書的認證工作。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保證上述各類資質證書在有效期內。
第十三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公示執教人員的姓名、照片、資質證書編號等信息;其他服務人員應統一佩戴工牌,包含照片和人員基本信息。
第十四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對擬錄用的從業人員進行背景審查,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人員不得錄用。
第十五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定期組織教練員參加體育部門組織舉辦的各級各類教練員繼續教育培訓。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在職執教人員內部培訓,培訓時長年度累計不少于90個學時(45分鐘計1學時)。
第五章 內部管理要求
第十六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按相關政策規定建立財務管理、賬戶管理、收退費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規范運行。
第十七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將收費標準在醒目位置公示。課外體育培訓主體單次向學員收取課程費用的時間跨度不超過3個月。推薦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對于培訓對象未完成的培訓課程,有關退費事宜應嚴格按照雙方合同約定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第十八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實事求是制訂和發布招生信息,認真履行服務承諾,杜絕培訓內容和質量名不符實,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努力提升培訓對象滿意度。不得以欺騙、威脅等手段強迫培訓對象接受培訓。
第十九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禁止向參加體育培訓人員出售含有酒精的飲料。嚴禁以任何形式暗示、教唆、幫助參加培訓人員獲取和使用興奮劑。
第二十條 體育教師、教練員承擔課余訓練、課外體育活動、指導參賽等計入工作量,在績效工資中實施分配。
第六章 安全要求
第二十一條 課外體育培訓場所應將各類安全制度、安全注意事項和特殊要求、平面示意圖及疏散通道指示圖等懸掛在明顯位置;設置醒目的安全指示標志,并確保安全疏散通道暢通。課外體育培訓主體同一時間開展兩項及以上體育項目,各體育項目培訓區域之間應設置連續性隔離帶。首節培訓課應包括安全教育內容。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制定意外突發狀況處置程序(如地震、火災、學員嚴重受傷等),并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
第二十二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在開展培訓的室內、外場所設置視頻圖像采集裝置,采集和回放視頻圖像能清晰辨認人員體貌特征。
第二十三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配備常規醫療急救藥品及設備,包括消毒包扎藥物材料等。鼓勵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根據自身規模配備不少于1名經過培訓并獲得急救證書的人員。
第二十四條 課外體育培訓場所應實行“健康碼”綠碼和體溫正常準入制度,公共用品、器材應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常態化清潔、消毒,保證消毒效果。發生疫情時,應對防疫部門處置措施予以配合。
第二十五條 課外體育培訓主體應配備不少于1名專(兼)職安保人員,應掌握治安、消防等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熟練使用通信、治安和消防器材。
第二十六條 鼓勵課外體育培訓主體購買經營場所責任險。鼓勵課外體育培訓主體為參加培訓人員購買人身意外險。鼓勵課外體育培訓主體為參加高危項目培訓的人員購買專門保險。
第七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規范》解釋權屬于國家體育總局。
第二十八條 本《規范》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好消息!
文華路將恢復正常通行啦
恢復通行公告
地鐵灣華站施工即將完成,將于2021年12月23日零時恢復文華路(魁奇路-深華路)正常通行,屆時將調整魁奇路文華路口部分交通組織。
具體調整內容如下
▼
01、魁奇路文華路北出入口恢復通行,其中北進口設置4條左轉車道,北出口設置3條車道;
02、魁奇路文華路西進口調整為2條左轉車道、4條直行車道,并打開西往西專用掉頭口;
03、魁奇路文華路東進口封閉東往東專用掉頭口,車輛須前往路口處掉頭。
▲文華路-魁奇路路口調整后平面圖
▲片區交通出行指引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