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出爐
關于禪城區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公告
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通知》(佛府辦函〔2022〕32號)的文件精神,禪城區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共1300個,指標計算周期以簽發《佛山市積分制入戶卡》日期為準,起止時間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F將全區分配方案公告如下:
一、禪城區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采取全區按季平均分配的方式,即每季度共325個,合計共1300個。
二、申請積分入戶的人數不超過當季指標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均可獲得入戶資格,當季剩余指標數自動滾至下一季度。依次類推,直至用完當年入戶指標總數。
三、申請積分入戶的人數超過當季指標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按照入戶指標數和積分高低依次確定入戶資格。未獲得入戶資格的新市民,若要參加下一季度積分入戶仍需提出申請。
四、當季積分入戶排名結果于次季首月中旬在佛山市新市民服務信息網、禪城區人民政府門戶網以及“佛山新市民”、“禪城政法”微信公眾號等官方網站進行公示。
關于順德區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按季分配的公告
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通知》(佛府辦函〔2022〕32 號),全區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共3200個,指標計算周期以簽發《佛山市積分制入戶卡》日期為準,起止時間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F將全區入戶指標數的分配方案公告如下:
一、順德區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按季度平均分配,即每季度800個,合計3200個。
二、申請積分入戶人數不超過當季指標數的,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均可取得入戶資格,剩余的指標數自動累計至下一季度,依次類推,直至用完當年度入戶指標總數。
三、申請積分入戶人數超過當季指標數的,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按照積分規則進行排名,在規定的指標數內按積分從高至低依次確定取得入戶資格;未獲得入戶資格的新市民,若參加下一季度積分入戶的需要重新提交申請。
四、每季度積分入戶排名結果于季后首月中旬在佛山市新市民服務信息網、順德區委政法委員會網、“佛山新市民”微信公眾號等進行公示。
關于三水區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公告
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通知》(佛府辦函[2022] 32號)文件精神,三水區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共1400個,為了充分發揮指標的社會效益和導向作用,結合本區工作實際,以公平、公開、合理有序為原則,將我區全年積分入戶指標分配方案通告如下:
一、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按季度平均分配,即每季度350個,合計1400個。
二、若申請積分入戶的人數不超過當季指標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均可取得入戶資格,剩余的指標數自動整合至下一季度累加使用,依次類推,直至用完當年度入戶指標總數。
三、若申請積分入戶的人數超過當季指標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按照《佛山市新市民積分制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的積分規則進行排名,排名在指標數內的申請人取得入戶資格。未獲得入戶資格的新市民,若要參加下一季度積分入戶仍需提出申請。
四、每季度積分入戶排名結果于季后首月中下旬在佛山市新市民服務信息網、“佛山市新市民”微信公眾號、“三水政法”微信公眾號等官方網站及新媒體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
五、三水區簽發的《佛山市積分制入戶卡》 僅限于本區入戶,不能跨區入戶。
關于高明區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公告
根據《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通知》精神,高明區2022年度積分入戶指標數共500個,指標計算周期以簽發《佛山市積分制入戶卡》日期為準,起止時間為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
一、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按季度分配,第一季度200個,第二季度100個,第三季度100個,第四季度100個,合計500個。
二、申請積分入戶的人數不超過當季指標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均可取得入戶資格。若當季指標數有剩余的,則剩余指標數自動累計至下一季度,以此類推,直至用完當年度入戶指標總數。
三、申請積分入戶的人數超過當季指標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按照積分規則進行排名,在規定的指標數內按積分從高至低依次確定取得入戶資格。未獲得入戶資格的新市民,若要參加下一季度積分入戶的仍需提出申請。
四、每季度積分入戶排名結果于季后首月中旬在高明政法微信公眾號、佛山市新市民服務信息網、佛山新市民微信公眾號等官方媒體進行公示。
注意:南海區關于2022年積分入戶指標數和分配方案的公告正在征求意見中,將在近期公布。

近日,佛山市教育局出臺《佛山市中小學生命教育工作行動方案》(下稱《方案》),旨在全面增強學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識,使學生學習并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生存技能,培養尊重生命、愛惜生命的態度,提高心理社會能力,養成健康文明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學生健康成長、終身發展和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所有中小學至少配備1臺AED
《方案》提出,在急救設施設備配備上,要加大推進中小學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備。力爭到2022年底前,全市所有中小學至少配備1臺AED,并對學校校醫、體育老師、班主任等進行AED使用培訓,全面提升學校應急救護能力。
《方案》明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中小學按規定設立生命教育專項經費,完善并落實生命教育工作的經費保障機制,納入年度經費預算,確保學校年度生命教育工作正常開展。學校要加大專項經費投入力度,完善中小學AED配備,配備AED所需費用在學校年度經費中予以安排解決。
近年來,因心臟驟停猝死而引起的悲劇時有發生。作為嚴重危害人生命健康的疾病,預防猝死意外的發生,加強緊急情況下急救的成功率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其中,AED(自動體外除顫器)作為救治猝死患者簡單、有效的工具,其使用、普及也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黃景文主任醫師表示,當患者出現心臟驟停后的數分鐘,是否能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對患者的成功救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第一時間開展CPR心肺復蘇及使用AED幫助患者恢復心跳是最常見,也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AED作為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更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給予電擊除顫,幫助患者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獲得救治,避免猝死的發生。由于AED還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因此值得進一步普及和推廣。
值得關注的是, AED除了具備電擊除顫等急救功能,還可通過信息化手段連接120調度系統平臺。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為現場提供更及時、全面的幫助。佛山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由佛山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購置、管理的AED,市內各單位、企業自行購置的AED裝置,也可通過報備接入120調度系統平臺,獲得應急、維護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