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這20個地鐵口擬建內澇監測預警!
華南地區已于3月24日入汛,而地鐵站是城市防汛工作的重要部位。廣東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擬在年內設置20個地鐵口內澇監測站點,為地鐵交通和市民提供內澇監測預警服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地鐵口內澇監測站點4月動工
地鐵站一般分為地下站、地面站和高架站,其中地下站是地鐵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近年城市防汛工作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極易發生雨水倒灌。
佛山水文分局計劃年內在魁奇路站、灣華站等地鐵口建設20個內澇監測站點,基本涵蓋廣佛線佛山段各站點。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招投標等前期準備工作,預計4月起動工建設,7月至8月有望啟動地鐵交通內澇監測預警服務。
據悉,佛山地鐵交通內澇監測預警將沿用城市內澇四級預警,即分藍色、黃色、橙色、紅色四個預警級別?!爱敯l布黃色及以上級別的預警時,建議市民慎重考慮出行方案,如發布某地鐵站橙色及以上級別的預警,則建議市民不要到該站?!痹撠撠熑苏f。
推動內澇預警服務精準化
佛山在全市設置了67個陸地城市內澇站點,對內澇黑點、低洼路段等積水水位進行實時監測;累計發布內澇各級預警近400次,發布內澇短信100余萬條。8年來,佛山水文分局大力推進佛山城市內澇預警工作,讓交通部門通過監測數據實時掌握低洼路段的積水狀況,并通過短信平臺等及時向市民發送內澇實時預警信息,借助廣播、電視、微信等為市民提供出行指南,幫助公眾合理安排出行計劃,避免人員、車輛誤入深水路段造成重大損失。
“短信靶向發布的功能正在開展測試,未來將對內澇點周邊的市民靶向發布內澇預警,探索精準化、精細化的內澇預警服務?!狈鹕剿姆志窒嚓P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加快內澇監測站點的建設步伐,進一步深化預警預報方案,聯合市水利、氣象等部門,著力提升內澇預警信息化、智能化、一體聯動性,加強數據共享,拓展數據發布平臺,為城市內澇應急處置提供決策依據和技術支持,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和生命財產安全。
市水利局舉辦水利防汛值班系統培訓班
提升專業能力 打好防汛主動戰
3月29日,佛山市水利局召開2022年度佛山市水利防汛值班系統培訓班,集中學習“廣東省水旱災害防御協同指揮系統”“廣東省山洪災害預警監測平臺”的操作使用,提升汛期值班值守人員的專業能力。
廣東省水旱災害防御協同指揮系統是廣東省水利廳開發的集合緊急信息報送、值班值守、應急聯動會商等事項的多功能平臺,可有效暢通省市區鎮四級水旱災害防御指揮鏈條,促進水旱災害防御業務提質增效,提高各級水利部門的上下聯動和會商決策的效率,使我市水旱災害防御指揮體系更加高效、規范、準確。
廣東省山洪災害預警監測平臺可實時聯動氣象、水文監測站點的相關數據,達到預警預報的功效。
據介紹,佛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汛期短時強降雨、臺風強降水等天氣較多,且西部山區較多,容易突發山洪災害,高明區更合鎮、楊和鎮以及三水區南山鎮均為山洪災害隱患點。
目前華南地區已正式入汛,佛山市水利局結合水旱災害防御體系標準化建設,大力推動山洪災害群策群防體系建設工作,按照“方向對、跑得快”的原則,修訂完善區、鎮、村級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并通過對村居開展宣傳、培訓和演練等,強化基層干部群眾的風險意識,力求妥善解決鄉村監測預警“最后一公里”問題,筑牢防汛安全網,打好防汛主動戰。

Q:黃碼變綠碼,需要幾次核酸檢測?
A: 根據疫情防控措施,最近佛山市三水區部分市民健康碼變“黃碼”,需要核酸檢測結果陰性才能復綠。但是需要進行核酸檢測的次數是根據具體情況有區別的。
未出佛山市、在三水區被賦黃碼的人員,一次核酸陰性就會復綠,即恢復正常。省外返回三水的“黃碼”人員需要三天兩檢,間隔需超24小時,兩次核酸檢測陰性才能轉“綠碼”。在省內市外被賦黃碼后返回三水的人員,根據佛山疾控建議抵佛后進行“3天2檢”核酸檢測,所以返三水“黃碼”人員在一次核酸檢測之后隔天健康碼變黃也不必恐慌,再做一次核酸檢測陰性后即可恢復正常綠碼。
黃碼人員可前往三水區內常態化采樣點“黃碼檢測專區”進行核酸檢測,請廣大市民根據實際情況按要求進行檢測。
Q:行程碼帶"星號"什么情況?對出行有影響嗎?
A: 城市名稱標有*(星號),表示您在過去14天訪問過的城市中目前存在中等或高風險區域,但這并不意味著您實際訪問過這些中等和高風險區域。
行程碼將不再以紅色標記包含中等和高風險區域的城市名稱,而是改為在城市名稱后的括號中包含中等和高風險區域。這些備注僅用作旅行提示,與健康狀況無關。具體控制政策請遵循當地聯合防控機制。
雖然帶星號的綠色行程碼基本上不會影響出行,但請市民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避免前往中高危地區。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