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禪城區委常委會會議召開
4月2日,禪城區委書記、區長嚴冰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地方黨委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以及省委《關于建立健全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的意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近期全國、省、市安全生產和疫情防控有關會議精神,分析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禪城區各項相關工作。
會議強調,要堅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地方黨委工作條例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再學深一步、再做深一層,明確責任、強化執行、狠抓落實,把區委建設成為堅決聽從黨中央指揮、管理嚴格、監督有力、班子團結、風氣純正的堅強組織。要堅定把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首要政治責任,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以堅如磐石的政治忠誠和求真務實的有力行動,帶頭擁護“兩個確立”,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把疫情防控擺在工作第一位。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以更快、更嚴、更穩、更準的硬措施,狠抓重點地區抵(返)人員落地排查管控和核酸檢測,毫不放松落實重點場所防控措施,搶在疫情前面筑牢防線;完善疫情監測預警體系和應急處置機制,加強應急實戰演練;加強宣傳引導,落實“四方責任”,引領全社會團結一心守護好禪城這方“凈土”。二要以如履薄冰的緊迫感筑牢安全生產底線。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嚴格落實“三個必須”監管責任,把國務院“十五條”硬措施、硬要求層層落實到基層一線;聚焦道路交通、城鎮燃氣、建筑施工、?;返戎攸c領域,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充分研判應對當前汛期、“清明”祭掃防火形勢,抓實抓細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三要以中心城區的擔當為全市穩增長大局作貢獻。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維,統一調度、統籌力量、排除萬難,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深入落實佛山“益曬你”企業服務體系,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解難題、促發展;想在前面、提早謀劃,統籌抓好二季度穩工業、促投資、促消費、穩外貿等工作,努力為全市經濟穩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四要充分發揮“禪城鐵軍”的擔當作為。清明假期要嚴格落實24小時應急值守制度,做到責任落實不缺位、疫情防控不懈怠、隱患排查不間斷、企業服務不斷檔,以強有力的“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和個人名單。其中,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獲評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表現突出集體,為廣東省僅有的兩個縣級單位之一。
這是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繼2018年后再次摘得國字號殊榮。此前,順德區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近年來,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區委“以水興城、以城聚才、產城融合”戰略部署,聚焦治水大會戰、城市大建設、品質大提升等重點工作,將生態文明建設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打造一支走在全國前列的生態環境鐵軍,助力順德建設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
2021年,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及19名個人獲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評為大氣污染防治、環境應急、環保宣教、排污許可等方面表現突出先進集體和個人。該局展開“全年、全員、全過程”練兵,常態化開展節假日、夜間錯時執法,每周不少于一次對轄區內重點行業開展非正常上班時段執法行動。實施“雙隨機”執法、專項執法等多措并舉,加強對重點、難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的查處,對案情重大、影響惡劣、后果嚴重的生態環境違法案件實施專案查辦,統籌全區精干執法力量查處,著力解決順德區環境突出問題。
在優化創新執法手段方面,順德也有新思路。例如建立“正負面兩個清單”差別化分類監管和“兩法銜接”機制,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和跨區域執法機制,形成強大執法震懾力。全面實行污染源差別化監管制度,對守法企業納入正面清單數據庫,通過在線監控、視頻監控方式進行非現場檢查。
4月2日,佛山市體育工作聯席會議暨佛山市社區體育公園建設現場推進會召開。到2022年底,佛山將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將新建或改造提升社區體育公園200個,為群眾休閑健身提供更多好去處。
近年來,佛山青年公園等一批社區體育公園建成開放,身邊“臟亂差”的邊角地、橋下“灰空間”紛紛變身,成為體育休閑“打卡地”,為城市布局與發展注入新活力。當天下午,副市長周紫霄帶隊前往佛山青年公園、智慧公園,實地考察社區體育公園建設進展,探討創新與可持續發展治理之道。
會議強調,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大力度推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堅持科學布局,推動社區體育公園提質擴容,形成長效化常態化的工作機制。探索多元運營的新模式,鼓勵社團和經濟組織參與建設。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鼓勵開展豐富的社會活動,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共享建設新成果,解決群眾去哪里健身的難題。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新建和改建社區體育公園481個,社區體育公園總面積665萬平方米,共建有足球場72塊、籃球場409個、羽毛球場289片、乒乓球臺495張、健身路徑563條、健身廣場17.3萬平方米。我市積極營造全民參與健身的氛圍,建立社區體育公園科學健身指導制度,落實社區配套要求,提升社區體育公園使用效能,同時引入智能體育設施項目,建設一批在國內領先的社區體育公園示范項目。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